所谓对角线构图就是不管画面是横竖还是正方形的,你只要将画面中的主体部分放在斜对角线的部位可以称之为对角线构图,对角线的构图方式可以使得画面更加的协调生动,它可以是直线或是曲线能够更好地引导观者的视线,那么我们在拍摄的时候如何更好地利用对角线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对角线构图摄影作品
相对于传统横平竖直的构图方式,倾斜式的对角线构图给人更活泼的感觉,而且还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照片的宽度。在拍摄题材上,无论是建筑还是人物,都可以使用这种构图方法。
标准对角线构图
对角线构图其实是引导线构图的一个分支,将引导线沿画面对角线方向分布,就成了对角线构图。引导线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甚至是折线,只要整体延伸方向与画面对角线方向接近,就可以视为对角线构图。我们先来看几张最标准的教科书式的对角线构图摄影作品吧。

直线型对角线构图

曲线型对角线构图

边缘型对角线构图
以上是最标准的几种对角线构图。它们的“标准”在于,物体本身,或物体的边缘构成了实体的,贯穿整个画面的对角线。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用的更多是这些标准对角线构图的变式,或者说是近对角线构图。
近对角线构图
与标准对角线构图不同,近对角线构图都没有形成具有实体的,沿整个画面对角线方向延伸的引导线。例如,引导线可能沿对角线方向分布,但并没有贯穿整个画面,而在画面中部就截然而止,如下图所示。
引导线也可能贯穿了整个画面的横宽,却并没有真正地“对角”,如下图,引导线的一端在角上,另一端却在画面中部。

对角线构图摄影作品
引导线也可能贯穿了整个画面的横宽,却并没有真正地“对角”,如下图,引导线的一端在角上,另一端却在画面中部。

对角线构图摄影作品
有的画面中并未出现实体的线条或轮廓,但多个同类或相似物体的连线沿对角线或近对角线方向延伸。

对角线构图摄影作品
再极端一些,分布于画面两个对角上的同类物体,也可以算是一种近对角线构图。

对角线构图摄影作品
这几种近对角线构图,和标准对角线构图仅存在形式上的不同,在总体效果上大同小异。

对角线构图摄影作品
没必要为了对角线而对角线,把近对角线构图生生裁剪成标准对角线构图。如上图,近对角线构图大多可以通过裁剪变成标准的对角线构图,但效果却不一定好。
人物对角线构图
斜线具有变化和动感。在表现静态时,通过垂直或横向的线条,可以表达严肃或宁静的气氛。在表达被摄者的动态时,则往往通过曲线和斜线来表达。在商业拍摄中,多数的照片是属于生动活泼的,这就需要我们调动被摄者的肢体语言,来构成动感的画面。
在正面照片中,如果头部也很正,照片看起来容易缺少变化,在三分身或头部特写时,会像证件照片,所以我们需要在拍摄时通过倒动头部和转动脸部的朝向来增加照片的丰富性和变化。

对角线构图人物摄影作品
上图的正面照片中,通过模特向一侧倾斜的头部构成画面的斜线,为了使倾斜的头部看起来更自然,使用手部的美姿和头部的呼应做支撑。
景物对角线构图
很多朋友在外出旅游的时候喜爱拍摄当地的风土人情,笔者建议在去之前做一下攻略,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比如是否愿意你拍摄他们,哪些你认为表示友好的动作他们认为是恶意的。在拍摄时大大方方微笑面对,获得人家允许或者无抗拒表现时再拍摄,拍摄完成以后可以让人家看看你的作品,如果有条件还可以通过智能设备传输给人家。

对角线构图拍摄高大建筑
埃菲尔铁塔这样的建筑也是对角线构图的大热门,这类细高挑的建筑,离得远了主体在画面中的占比较少画面整体略显单薄。在塔底下仰视拍摄,竖构图也很难拍摄到全貌,而对角线构图轻易解决了上述问题,画面也更加饱满了。
如果是拍摄远景风景类和人像类照片要特别注意照片的稳定原则,如果拍摄全景以下景别的照片,要特别注意拍摄的主体摆放位置,一般情况我们都是将主体元素的视觉重心布局在对角线上。但也没有完全的统一,最重要的是结果是能够突出主体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