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拍摄星河时使用高ISO,有时看起来图像问题不大。
但当放大后会发现噪点可能十分明显。
高感光度噪点是摄影最常遇到的噪点,使用高感光度拍摄图像时,图像暗位部份会出现一些色斑及颗粒,而且锐利度会下降。
高感光度噪点可分为明度噪点(Luminance Noise)及色彩噪点(Chroma Noise),明度噪点通常是图像中的灰阶杂质,令图像看上来不够幼滑;而色彩噪点则是图像中纯色部份出现杂色的情况,通常是洋红色或绿色。
为何会有高感光度噪点?每部数码相机的感光元件其实只有单一感光能力,亦多是相机的最低感光度,而所有较高的感光值,其实是将原定的电子信号放大,以「提高」相机的感光度,同时噪点亦会被放大。
高感光度的噪点控制
噪点是无可避免的,我们能做的只是尽量去减少它,而减少它最直接的方法则是降低感光度。一般在光线条件好的情况下,我们把感光度调到100~200就好了,这个阶段的感光度不会产生噪点,是照片最清晰的状态。
在光线条件弱的情况下,我们把感光度调到400~800,这个阶段的感光度已经出现了一点噪点,不过问题不大。
在拍夜景时,我们不仅可以提高感光度和放慢快门,而且还可以开启相机闪光灯和增加光源,这样搭配着再去调低感光度就不会产生噪点了。要记住,感光度的原则是宁低勿高,过于追求高感光度会让你的照片出现颗粒感,失去原有的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