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桥残雪

2022年7月12日外景断桥残雪已关闭评论649阅读模式

断桥残雪是西湖上著名的景色,以冬雪时远观桥面若隐若现于湖面而称著。属于西湖十景之一。断桥残雪是欣赏西湖雪景之佳地,中国著名的民间传说《白蛇传》,为断桥景物增添了浪漫的色彩。

断桥残雪

断桥残雪

断桥残雪

断桥残雪

断桥残雪,位于白堤东端。据说,早在唐朝,断桥就已建成,时人张祜《题杭州孤山寺》诗中就有“断桥”一词。民国十年(1921年)断桥被重建,长8.8米,宽8.6米,单孔净跨6.1米。民国三十年1941年断桥改建,20世纪50年代又经修饰。桥畔有“云水光中”水榭和断桥残雪碑亭。

断桥残雪

断桥残雪

断桥残雪

断桥残雪

断桥残雪景观内涵说法不一,一般指冬日雪后,桥的阳面冰雪消融,但阴面仍有残雪似银,从高处眺望,桥似断非断。伫立桥头,放眼四望,远山近水,尽收眼底,是欣赏西湖雪景之佳地。断桥的闻名还因中国民间传说《白蛇传》,相传这里是白娘子和许仙的定情之桥。

西湖十景

西湖十景,位于杭州市西湖区境内,为西湖风景名胜区周围的十处建于南宋至清的特色景区,包括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双峰插云、雷峰夕照、南屏晚钟。

西湖十景
苏堤春晓

苏堤春晓是西湖十景之首,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北宋大文学家、书法家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而成,最动人心的,莫过于晨曦初露,月沉西山之时,轻风徐徐吹来,柳丝舒卷飘忽,置身堤上,让人沉醉。

苏堤春晓
柳浪闻莺

柳浪闻莺,位于西湖东南岸,清波门处,为占地17公顷的大型公园。南宋时为帝王御花园,称聚景园,清代恢复柳浪闻莺旧景。全园分友谊、闻莺、聚景、南园四个景区。柳丛衬托着紫楠、雪松、广玉兰及碧桃、海棠、月季等异木名花。是欣赏三面云山一面水的观景佳地。

柳浪闻莺
花港观鱼

花港观鱼是由花、港、鱼为特色的风景点,西湖十景之一,地处苏堤南段西侧,1964年二期扩建工程告竣后,占地面积达20公顷,全园分为红鱼池、牡丹园、花港、大草坪、密林地五个景区,与雷峰塔、净慈寺隔苏堤相望。

花港观鱼
曲院风荷

曲院风荷,位于西湖西北角,素以湖景、荷景著称,附近的池塘种有菱荷,每当夏日风起,酒香荷香沁人心脾,因名“曲院风荷”。总占地面积12.6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68000万平米。

曲院风荷
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三潭印月岛与湖心亭、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称“湖中三岛”,犹如中国古代传说中的蓬莱三岛,故又称小瀛洲。范围约7.67公顷,是杭州西湖较具标志性的景观。

三潭印月
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景观是指:每当清秋气爽,西湖湖面平静如镜,洁的秋月当空,月光与湖水交相辉映,颇有“一色湖光万顷秋”之感,故题名“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
雷峰夕照

雷峰夕照,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湖南、净慈寺前的夕照山上,西湖十景之一,因晚霞镀塔,佛光普照而闻名。雷峰塔建于五代(975),是吴越国王钱弘俶为庆祝黄妃得子而建,初名黄妃塔。

雷峰夕照
南屏晚钟

南屏晚钟,是西湖十景中问世较早的景目,早在北宋末期,画家张择端就曾经画过《南屏晚钟图》,南屏山绵延横陈于西湖南岸,山高不过百米,山体延伸却长达千余米。

南屏晚钟

  •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本站原创以及互联网统一发布,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