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色温对照表的问题,色温这个概念大家经常看见,那么色温到底是指什么意思呢?色温是照明光学中用于定义光源颜色的一个物理量。要理解这句话,我们就要从“黑体理论”讲起了。
我们现在假定存在一个纯黑的物体,它能够将所有落在其身上的热量吸收,同时又能够将热量生成的能量全部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那么当黑体受到的热力相当于不同温度的时候,这个黑体就会发出不同的颜色(大家联想一下打铁的画面)。
推荐阅读:
当这个黑体发射的光的颜色与某个光源所发射的光的颜色相同时,这个黑体加热的温度称之为该光源的颜色温度,简称色温。例如当黑体在受到相当于3000K(开尔文温度)的热力时,就会变成黄色,这时候我们把发出黄色光线的光源的色温就定义为3000K。
因此,简而言之色温就是指光线的颜色,不同的光源具有不同的色温,例如下面色温对照表:
1700 K:火柴光
1850 K:蜡烛
2800 K:钨灯(白炽灯)的常见色温
3000 k:卤素灯及黄光日光灯的常见色温
3350 K:演播室“CP”灯
3400 K:演播室台灯、照相泛光灯(不是闪光灯)等。。。
4100 K:月光、浅黄光日光灯
5000 K:日光
5500 K:平均日光、电子闪光(因厂商而异)
5770 K:有效太阳温度
6420 K:氙弧灯
6500 K:最常见的白光日光灯色温
当色温越高的时候,光源发出的颜色就越偏冷,大致是经历一个红——橙红——黄——黄白——白——蓝白的渐变过程。
我们一天中的色温也是在不停发生变化的,例如日出之前的色温是蓝色,日出之后的色温是橙色,中午的色温是白色,而晚上的色温是黄色等等,引起太阳光颜色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大气层的反射作用,而并不是因为太阳的温度发生了大幅度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