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现在,迪士尼官方承认的迪士尼公主有,她们分别是:白雪公主、仙蒂公主、爱洛公主、爱丽儿公主、贝儿公主、茉莉公主、宝嘉康蒂公主、木兰公主、蒂安娜公主、乐佩公主、梅莉达公主、以及莫阿娜公主。
“迪士尼公主”这个概念来自于上世纪90年代,迪士尼产品部意识到,自家动画片中的女性角色非常受欢迎,为了销售公主的玩具周边产品,这个系列诞生了。
迪士尼精心挑选了一些符合“公主”定义的女主角们,她们要么生于皇家,要么嫁入皇家,要么像“花木兰”一样,两者都不符合,却由于格外英勇而入选。
迪士尼首位东南亚公主“拉雅”为主角的动画片《寻龙传说》,在拉雅出现之前,迪士尼的12位公主可谓家喻户晓。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迪士尼动画片中的女主角都属于“迪士尼公主”,自1938年“白雪公主”诞生以来,直到《寻龙传说》之前,11部迪士尼动画片与1部皮克斯动画片中的公主们,组成了迪士尼的这12位公主。
《小飞侠》中的“奇妙仙子”,和《钟楼怪人》中的“艾丝美拉达”都曾一度入选“迪士尼公主”,后来两者都由于“调性不符”而被开除了“公主籍”。
2005年,奇妙仙子开启了自己的系列——“迪士尼仙女”,《人猿泰山》中的“简·波特”,以及我们所熟悉的《冰雪奇缘》艾莎、安娜姐妹,都曾一度有望加入“仙女”们的行列,后来这个计划未遂。特别是艾莎和安娜,和很多粉丝们认知相悖的是,她们并不是官方“迪士尼公主”,不过依然可以出现在《无敌破坏王2》中。
迪士尼公主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动画片,她们的共同点很多,比如说对动物们友好,心灵比外表更美丽,以及歌喉极为出色,每人都有自己演唱的经典主题曲,只有一位例外——《勇敢传说》中的梅莉达,她只有在小的时候跟着妈妈一起唱过歌,长大后就不唱了。这也是迪士尼公主中,唯一一位来自皮克斯电影的,《无敌破坏王2》的“公主聚会”时也提到过这一点。
拉雅之前的12位公主中,除了梅莉达和《海洋奇缘》中的莫阿娜,每一位公主在影片大结局时,都会和心仪的白马王子在一起——他们组成了“迪士尼王子”系列。
随着时期不同,迪士尼公主也发展出了不同类别的性格特征,最早一批是白雪公主、灰姑娘和《睡美人》中的爱洛,她们优雅、高贵、善良、富有同情心,对爱情充满美好幻想,遭受了来自于外界的厄运。
1989-1999年是迪士尼动画著名的“文艺复兴”时期,从此开始的迪士尼公主都更加主动,包括《小美人鱼》中的爱丽儿、《美女与野兽》中的“贝尔”、《阿拉丁》中的“茉莉”、《风中奇缘》中的宝嘉康蒂,以及我们的花木兰。
这个时期的公主意志坚定、充满冒险精神、活跃又迷人,她们的重心更多在冒险与自由上,爱情往往要靠边站,也要比第一批公主更敢于为自己的梦想所抗争。她们所处的世界,也更展现了女性角色的日益变化,比如爱丽儿被告知,陆地上的女人应该“保持沉默”;贝尔被告知,“女人读书是不对的”;而木兰就更不用说了,“女人怎么能打仗呢”。
而最新一批公主们则更加现代化了,包括《公主和青蛙》中的蒂安娜,《魔发奇缘》中的乐佩,以及梅莉达和莫阿娜。
12位公主中,白雪公主、爱洛、爱丽儿、茉莉、乐佩和梅莉达生于皇家,宝嘉康蒂是酋长的女儿,灰姑娘、贝尔和蒂安娜嫁入了皇家。莫阿娜虽然是酋长的女儿,但她明确说自己不是公主,她和花木兰一样,都是由于拯救世界于水火之中,而被划入了“女英雄”的行列,进而加入“迪士尼公主”。
2009年的《公主和青蛙》,故事来源于小说《青蛙王子》,最早也是来自于格林童话,蒂安娜是迪士尼的第一位黑人公主,也是第一位美国公主,由阿尼卡·诺尼·罗斯配音。她梦想着通过努力,开一家属于自己的餐厅。
宝嘉康蒂是1995年《风中奇缘》的女主角,改编自印第安波瓦坦部落首领女儿的真实故事,她的真名是“Matoaka”,绰号“宝嘉康蒂”,意为“调皮的人”。英国殖民者来到美国后,宝嘉康蒂认识了英国人约翰·史密斯,给他讲了很多印第安文化,两个人相爱了。
2010年的《魔发奇缘》带来了长发公主乐佩,曼迪·摩尔为她配音,改编自格林童话《莴苣姑娘》,“乐佩”就是“莴苣”的意思,乐佩公主头发的魔力来自于一朵金花,女巫葛朵为了利用她的头发永葆青春,绑架了婴儿时期的乐佩,把她当成女儿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