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台有价值的相机应该具备哪些要素,虽然这是一件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在文章的开头我还是希望和大家聊一聊我认为的,能够评价一台相机价值的三个核心要素,那就是“拍到”、“拍好”以及“价格”。如果一台相机能够在这三个核心要素上做到单项极致,或者其中两项优秀,或者三项都很良好,就一定会是一台优秀的相机。
1,“拍到”领域的极致代表就是曾经的单反旗舰机身和如今的各家速度旗舰微单相机,优秀的自动对焦与超高速的连拍速度能够让摄影师尽可能的抓住每一个瞬间。
2,“拍好”领域的极致代表就是1亿像素或者1.5亿像素的中画幅相机与部分具备“抖抖乐”功能的全画幅相机。当然我认为像索尼Alpha 7S III/FX3这样的视频暗光神机也是“拍好”领域的一个巅峰分支。
3,“价格”领域的极致代表就是各家的入门相机和部分二手相机。虽然它们的性能相当让人抓狂但实在的售价能让更多资金拮据的用户体验到摄影的乐趣。比如曾经多少人看不上眼的小蚁微单M1就是“价格”这一维度下的杰出代表。
看完上面的内容大家就已经发现了,其实大部分人都不会考虑上面那些只专注其中一个核心要素的相机,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用不到!大部分人要的其实是有基础偏上水准的“拍到”性能,“价格”在自己资金承受范围内,“拍好”能力最强的相机。而入门/进阶级全画幅相机恰好就处在了这个三大核心要素最“均衡”的范围内,虽然都不顶级但都不差,成了中国消费者最理智的选择。
2021年很多人都注意到了几款热门机型出现了疯狂的涨价与缺货,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在APS-C画幅为主的入门级市场也存在非常夸张的涨价与缺货现象。夸张到什么程度?我们就以5000元价格举例。
与入门级一样,进阶中端产品领域其实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缺货情况。不过和入门级相比,万元以内的价格既有APS-C画幅性价比神机富士X-S10,也有尼康Z5这样主打拍照性能的最入门全画幅微单,竞争压力要大上很多。所以我觉得这个价位选择M43画幅相机的主要原因是老用户升级或者是视频创作。
M43旗舰级是最被“唯全画幅论”者吐槽的一个级别了,仿佛买了M43新旗舰的用户都被收了智商税一般。首先我认同全画幅相机是最符合绝大部分摄影爱好者的设备,但M43旗舰其实是部分性能做到了极致的差异化竞争的产物,符合一些特定需求的用户,普通用户看不上不代表它们没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