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s1分支的体积重量是一大特色,它们非常明显地比其他品牌的同级别产品大一圈,单机身的重量也在一公斤上下,被网友戏称“巨单”,S1分支的命名规律类似索尼A7系列,用字母后缀来表示产品的特性。下图是松下S1和索尼A7M3这两款相机的大小直观比较。
没有字母后缀的S1是相对普通的基础型号
这款相机发布于2019年2月,在当时有着很强的竞争力——优于索尼A7M3的操控体验(特别是更好的液晶屏与取景器)、优于佳能R的机身防抖与视频规格,优于尼康Z6的卡槽设计等等。它当时的明显缺点仅在于便携性与自动对焦这两方面。但现在随着索尼A7M3的价格不断走低,佳能在同价位推出了强大的R6,尼康Z6的第二代也改进了卡槽设计,所以S1已经没有太大的购买吸引力。
以R为后缀的S1R是主打高分辨率和高画质的型号
这款相机发布于2019年2月,代表松下相机的最高画质,但现在的处境和小弟S1有些类似。它在发布之时有着很强的竞争力,与索尼的画质旗舰A7R3几乎可以打一个平手。不幸的是,在S1R推出仅八个月,索尼发布了新的画质旗舰A7R4。除了屏幕以外,A7R4似乎没有弱于S1R的项目,并且还在像素、高速连拍、自动对焦、电池续航、镜头选择上有着明显优势。
以H为后缀的S1H是主打视频功能的型号,发布于2019年5月。
将视频拍摄作为设计核心的微单产品目前只有松下的S1H和索尼的A7S系列,好在这次S1H在于索尼A7S3的较量中没有落入下风。的确,索尼的A7S3继续保持了自动对焦、高速连拍、电池续航、镜头选择上的明显优势,高帧率下也无需剪裁,但松下提供了6K、DCI4K、主动散热设计等特性,同时还有更可用的静态摄影像素、更好的机身防抖、更多专业视频工具(矢量示波器、波形图等等)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