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是空中的水汽遇冷凝结成的。在一般情况下,水汽先凝成水,然后才能结冰,但雪花却是直接由水汽凝结成的(人们也把这个过程叫做“凝华”),当气温降低,空中水汽变为过饱和时,就会在结晶核(如尘埃)上开始结晶,然后逐步长大形成雪花。
雪花的形成
大气中的水分子在冷却到冰点以下时,就开始凝华并形成冰晶。冰晶和其他一切晶体一样,其最基本的性质就是具有自己规则的几何外形。
冰晶属六方晶系,六方晶系具有四个结晶轴,其中三个辅轴在一个平面上,互相以六十度角相交;另一主轴与这三个辅轴形成平面垂直。六方晶系的最典型形状是六棱柱体。但是,当结晶过程中主轴方向晶体发育很慢,而辅轴方向发育较快时,晶体就呈现出六边形片状。
大气中的水汽在结晶过程中,往往是晶体在主晶轴方向生长速度慢,而三个辅轴方向则快得多,因此冰晶多为六边片状。
当大气中的水汽十分丰富的时候,周围的水分子不断地向最初形成的晶片上结合。其中,雪片的六个顶角上会最先出现突出物和枝杈。这些枝杈增长到一定程度,又会分叉。次级分叉与母枝均保持六十度的角度。一朵六角星形的雪花就这样形成了。
一般来说,如果云中水汽不太丰富,实有水汽压仅大于平面的饱和水汽压,水汽只在面上凝华,这时形成的是柱状雪花。如果水汽稍多,多形成片状雪花。如果云中水汽非常丰富,实有水气压大于角上的饱和水汽压,在面上、边上、角上都有水汽凝华,但尖角处位置突出,水汽供应最充分,凝华增长得最快,所以多形成枝状或星状雪花,但不管什么形状的雪花,都是十分漂亮的。
而且比较完美的雪花是极难见到的,因为每一朵雪花非常脆弱,从形成到落地,飘在空中经历风吹、碰撞,很多雪花在落地前已经残缺。
没有融化的雪花其实是有规则的,比较常见的雪花是以六角形为主,但又各式各样,有的雪花是六边形,也有的雪花是尖尖的六角,但又会有些区别,每一片雪花,在融化前都是一个美丽的图案。
雪花的结构虽然十分规则,但放大后可以看到有些雪花是十分复杂的,即使技艺高超的美术生,也不敢说能轻松将雪花画的尺寸毫厘不差。
也有较为罕见的三角形、柱状、多角的雪花,但基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即使看似复杂,也都很有规则,很漂亮。
在云层中的雪花“胚胎”小冰晶主要有六边形针晶、六角形的片晶。大雪花就是由这些小晶体增大而来。其实每一片雪花很难完全一模一样,不同的水汽条件、不同气压对雪花的形状都会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