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补光技术,就是当现场光线太暗或光比太大时,利用闪光灯进行适当的辅助照明,以取得摄影师需要的光线效果。它的最初用途是克服摄影胶片和相纸与生俱来的缺点,因为无论何种感光材料,与人的眼睛、大脑系统相比,所能记录的亮度范围都要小得多,即对比度范围窄得多。
举例来说,当你在室外拍摄脸部处于阴影中的模特儿时,如果你按背景的亮度测光,则模特儿的脸部将会损失掉暗部的许多细节和层次,如果增加曝光使脸部曝光正常,背景又会亮得白茫茫一片。
当然,你可以在暗房制作时对此进行一定的弥补,或利用电脑调整反差,但最好的.办法还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即减少主体和背景的反差,而这正是补光技术的用武之地。您要做的只是使用一只便携式闪光灯。
补光的意义
一般我们拍摄的时候,前景中的元素就经常处在阴影当中,或者是处于和背景光不同的光线之中,这点在逆光拍摄时尤其明显。当然了,如果我们追求的画面效果是让画面被摄主体的形状成为最为重要的东西,比如上面说的大树轮廓,那么这么做就是一个最好的方法。
一个具有生动效果的轮廓总比要清晰可见的大树有意思的多,但是如果想展现大树的细节,那就需要补光,补光可以让投射在被摄主体上的阴影变得柔和,比如说在大中午拍摄的人像照,此时的太阳光会非常强烈,那么我们也可以进行补光,补光的工具可以是闪光灯或者是反光板,在对被摄主体进行补光后,就可以使得人像有阴影的部分变得柔和,整个不上镜的人像就变得很像样了。
总之,作为画面的前景我们对于它的光线还是要思考一番的,需要去考虑在其中的细节要多还是要少一点?而背景中远处的小东西就不需要去耗费心思,因为观者可能都看不清那个是什么。但是如果我们觉得那个很细小的东西很重要,那么就务必要对其进行补光,才能充分展示其细节出来,如果我们使用的是反光板,就把支在那个事物的附近,这样才有足够强的光线对其校正。
如果使用的闪光灯,就可能需要安装子母装置了,只需要按下相机的遥控装置并能够启动整个闪光装置,如果使用的是光学或者红外线系统,那就需要保证子母装置能够看到发射机,如果使用无线的子母系统那就没有这个必要了。可能一个闪光灯或者反光板补光效果不够强,那么就可以用多张反光板或者多组子母闪光灯照亮多个物体。
这里我们不讲闪光灯的一些型号之类的东西,只需要知道闪光灯组在给画面的被摄主体补光时,它的使用方法和反光板是一样的。在使用闪光灯前,我们也要思考给我们的被摄主体补多少的光量,然后确定好了之后就再对闪光灯组进行相应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