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百花齐放,正是最能让人感到生机勃勃的时刻。自然界中娇艳的花草随处可见,对于摄影师来说,这样美好的拍摄题材怎能错过?
所以,在这篇文章里,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些我经常会用,且对于小白来说也比较好上手的花卉摄影技巧。
花卉摄影难点(1):突出主体
表现花卉作品美感的前提是,一定要突出主体,让观众了解你要拍的是什么。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让场景变得“干净”,因为过于嘈杂的环境,会让观众的视线分散,难以注意到主体。这里的“干净”并非“肮脏”的反义词,而是“多”、“乱”、“杂”的对立面。我们可以大量地使用留白这一拍摄手法,使画面变得干净利落,让主体更加突出。
不仅仅是寻找简洁的背景,我们也可以通过转换拍摄角度的方式调整背景。用仰拍突破常规视角,以天空为背景拍摄一些较高的花卉。也可以使用俯拍,以地面为背景拍摄一些 较低矮的花卉。
为了避免拍摄元素的繁杂,尽可能地避免与题材无关的事物。为了让花卉作品成为主要的主角,我们甚至还可以尝试通过特写或微距的方式,形成填充构图,突出画面中的主体。再配合一定的虚化效果,虚实结合,主次分明,还会使画面更具立体感与层次感。
我们还可以从色彩上着手,创造出和谐的搭配,使画面中的主体更吸引眼球。主色调要与周围的环境色不同,选一种与周围环境有明显对比的植物作陪体,主体就会很显眼。在同一画面中,较多的色彩会给人眼花缭乱的感觉,不利于凸显主体。因此,在构图时,要注意色彩的数目,通常不建议超过三种不同色系的主色调。
花卉摄影难点(2):光线运用
在花卉摄影中,光的选择也非常关键,明暗反差突出了花卉自身,也更易于营造氛围。因此,在拍摄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光位的选择,选对光线也就成功了一半,通常顺光、侧光、逆光使用较为广泛。
顺光:光线的投射方向与拍摄方向保持一致,花朵受光均匀,色彩还原最佳,整体结构表现也相对完整清晰,顺光的均衡也会导致画面整体缺乏层次感。
侧光:相比之下使用最为广泛,光线的投射方向与拍摄方向呈90°左右,从而形成丰富的影调关系,这也让花卉层次分明,色彩鲜明,显著的光影对比也使得花卉更加立体。
逆光:从被摄对象背面射出的光,它能更好地体现花瓣的纹理、质感和层次,让整个花瓣变得更加透明和
明亮,适当地提升曝光,并控制好镜头的眩光,就可以实现不错的效果。当然,在拍摄透光度较弱的植物,也可以压低曝光,实现剪影效果。
花卉摄影难点(3):恰当构图
好的构图,必须要服务于主体,无论拍摄什么题材,构图的最终目的都是互通的,提高画面的舒适度,使主体从场景中脱颖而出,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恰当的构图。
中心构图是最常用的构图方式,适用于简单干净的主体和相对简洁的背景,使用较大的光圈,让主体位于画面中央,配合产生的虚化效果使主体更加突出。
对角线构图适合用来拍摄像腊梅、红梅等具有良好线条的花枝。在拍摄时,可以把花卉的主体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合,用花枝沿画面的斜线,可以让整个画面更加灵动,大大减少画面平直呆板的印象。
三分法也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构图方式,能够胜任绝大多数的拍摄主题。它可以将照片横竖进行三等分,通过辅助构图,对主体与环境进行划分,还可以用交叉点来突出主题,能够合理地对主体与空间进行排布。
在花卉植物摄影中,开放式构图也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构图方式。这种构图方式,讲究的是与外部空间的联系,将花朵的一部分表现出来,并将其填满,使其与构图以外的空间产生视觉上的延伸。在局部的表达上,它抛弃了整体的花朵,打破了视觉上的限制,让我们在观看时,只能了解花朵的细节,无法确定整体的花朵的形状,这就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