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到底是什么?相信很多人都有这个疑问,很多人都知道意境这个词,也有不同程度的关注。关于意境的说法,也有很多种,小细节稍有差别,大体一样。那么,意境到底是什么呢?
意境
意境是一个汉语词汇,是指文艺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特点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凡能感动欣赏者(读者或观众)的艺术,总是在反映对象“境” 的同时,相应表现作者的“意”,即作者能借形象表现心境,寓心境于形象之中。
广义而言,包括作者和欣赏者两方面。前者由作者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评价水平决定,有真与假、有与无、大与小、深与浅之别,后者因欣赏者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评价不同而有大小和深浅之分。
摄影意境
摄影意境的体现主要是由两部分构成的:

意境摄影作品
一是意,也就是通过创意、意图这三方面对事物进行分析和塑造,并且在塑造的过程中加上设计者自身的思想意识、人生经历、以及审美角度和操作方式,来凸显事物不同的一面,使其更能体现出设计的独特性;
二是境,也就是说作者在进行事物的拍摄时,除了要表现事物本身的状态外,还应结合自身的想法对其进行深层次的构建,对其内在的体现进行深入的挖掘,同时注入自己的思想,使其与人们的思想产生共鸣,提升作品的感染力,凸显一个不同的摄影世界。
三个层次
所谓“意境”,是一种更抽象、更主观、更高层次之境,注重境中之“意”。因此艺术家以其存储于主观中的思想经验为审美对象,关照需借以传达思想经验之媒介,将二者融合,发自肺腑、得自心源地创造出无穷的、真切感人的意味。情境要求从景中“深得其情”,实现情真景真。这样看来,要表现意境大致有三个层次:
第一是直观感性形象的渲染。已经首先要有一个感性形象,“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我们说这首诗的意境如何,首先就是那样一幅大雪霏霏,人迹罕至,寒翁独钓的画面景象呈现在我们面前。
第二个特点就是人的生命情思的传达,上面这幅画面传达给我们一种生命的孤高俊洁的生命意识的流淌,这是意境的第二层次。
而意境的第三个层次就是对超越人生境界的启示,这就是说对当前瞬间生命时刻的超越而启迪人生永恒的生存真谛。柳宗元的《江雪》就启示我们一种空灵的人生境界和恒久的宇宙意识。
因此,意境,既要有一往情深的缠绵悱恻,又要有狂放不羁的超旷空灵,才能有意境。只有“情”,能深入事物,获取事物的感人情致,但不能超越这个事物获取更高的空灵境界;只有“超越”,则又仅仅是空中楼阁。深情,入得其中,超越,出得其外。入得其中而不能超越,那只是一种“情”而还不能成为“境”,出得其外而没有“情”,那只是一种冷漠的“空虚”,也还不能称为一种“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