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的创作缘起是,山西盖了一座古宅,有人期待张艺谋能再拍出一部类似《大红灯笼高高挂》的经典,于是张艺谋便让陈宇去宅子里转转,想想看能写出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类型不设限,悬疑、爱情甚至科幻都行。
张艺谋还提出一个非常大胆的设想:想拍一部全片只有一个镜头的电影,而且是原教旨主义的一镜到底,全靠前期长镜头拍摄,不用后期电脑拼接;而且不能是《俄罗斯方舟》那样的艺术片,要有商业大片的节奏。
陈宇带着团队来到大宅子里,仔细测量了每两个地方之间的步行用时,思考着可能发生的故事。如果是艺术片,镜头一直跟着角色走就行,但如果是商业片,就得设计出足够多的情节量和信息量。
后来,陈宇提交了一份近两万字的故事大纲给张艺谋,确定了《满江红》的整体框架。然后他们开始了长达一年时间的剧本细化、打磨。
“我们之前的电影在片名上都纠结过很久,这次没有任何异议,大家异口同声就是《满江红》。这个故事讲的是岳飞去世之后发生的事情,岳飞在片中没有出现,但他的精神,他和岳家军的关系,他和秦桧之间的恩怨,以及影片最后表达的精神态度都是跟岳飞息息相关的,所以他在片中又是无处不在的。
最初我想写这个故事,实际上就是想回答一个问题:《满江红》是我小时候会背的第一首词,可能也是很多人最早会背的词之一。那么为什么这首词会成为中国诗词的一张名片?
这首词里有大量跟岳飞的生命相关联的东西,“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他把自己的经历和家国情怀结合在了一起。这首词不只是一个国家主义的誓言,也是一个人对自己一生的感悟。
电影《满江红》是当前贺岁档电影中电影票房最高的影片。上映12天就斩获35.84亿票房,影片没有特别宏大的场面,可以说这只是一个发生在“大院内”的故事,布景简单,令人记忆深刻的是影片人物奔跑穿梭在逼仄甬道间。太原古县城内古风清冷暗调色给影片增添紧张悬疑感。
我认为《满江红》是一部可以走出去的电影,即便是不知道岳飞、秦桧的外国观众,当他们看到一些忠义之士为了一段话、一首歌前仆后继,甚至是付出生命,也会被这种浪漫情怀所打动。创作这种能够传承中国文化、符合中国老百姓主流价值观念的作品,是我作为中国电影人应该做的。”陈宇说。
为了满足一镜到底的要求,陈宇在《满江红》剧本写作中运用了大量舞台戏剧经验,让这个故事剧本有高度的情节性、紧张感,让观众不会在任何一个环节感到枯燥。
张艺谋导演曾这样计划:让所有演员从头到尾排练,连着排练20天,然后正式开拍,拍7遍,最后成片就在这7遍里挑一条使用。
但后来主创们经过进一步讨论发现,全片一镜到底对于院线商业大片来说还是不太现实,一是镜头到处游移,势必要舍弃很多演员的精彩表演细节;二是无法给后期留出删减修改空间,所以最终没有使用一镜到底的方案。
不过,前期主创们在一镜到底上的大胆设想和努力,为后来实际拍摄留下了许多宝贵资产——剧本和镜头都设计得足够紧密,最终《满江红》成片159分钟,基本上是与故事里的时间流逝严格对应的。从精神本质上来说,它依然像是一部一镜到底的“实时电影”。
“我打个比方,就像你每天腿上绑着沙袋跑步,跑了一年之后把束缚都去掉了,你会发现跑起来已经非常轻松了,身轻如燕。”陈宇说。
我曾经尝试过一个最大胆的想法,这个戏没有采纳,我原来想整部电影一镜到底,是不是很大胆?我最早请演员的时候,跟所有演员说的都是一镜到底,所有人很兴奋,就挑战性太大了,一点都不能错,但是后来我还是放弃了。你知道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