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镜到底”,从电影到广告,从《俄罗斯方舟》到《麦克白》,这些年,“一镜到底”这种超酷炫的技能应用并不算少。
一镜到底意思
“一镜到底”是指用一个摄影机拍摄、在一个镜头内表现出整部影片,或者是通过后期剪辑加工让人感觉整部影片是一个镜头的拍摄手法, 可分为真正的“一镜到底”和加工的“一镜到底”两种。
考虑到极端困难的实践和镜头要长久持续的技术要求, 真正的“一镜到底”随着数字电影摄像机的出现才成为可能。
一镜到底作品
最早的“一镜到底”,可以追溯到1948年希区柯克的《夺魂索》和1964年安迪·沃霍尔的《帝国大厦》。但是,当时还处于胶片时代,所以都是加工而成的“一镜到底”。
最出名的通过加工而成“一镜到底”效果的影片, 莫过于墨西哥导演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执导的《鸟人》。由于导演的精心设计,摄影师精湛的拍摄技艺,配合现代电影特效剪辑技术的运用,本片十多个长镜头段落的拼接点具有隐藏性,不易被观众察觉。
真正的“一镜到底”影片是从1982年贝拉塔尔的《麦克白》开始的。《麦克白》其实是由两个镜头组合而成,比起前面的无缝剪辑而言, 这部影片已经初具“一镜到底”的影子。
2002年亚历山大·索科洛夫拍摄的一部历史影片《俄罗斯方舟》,是用数字摄影机拍摄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一镜到底”影片。影片前后总共尝试了四次拍摄, 前三次都因为技术问题失败了, 第四次才拍摄成功。
2015年, 在柏林电影节上,《维多利亚》将“一镜到底”发挥到极致。影片在134分钟内转换了22个场景, 从夜店到天台, 从室内到街道, 场景变化非常多, 这些完全靠完美的机位设计和镜头内调度完成。
2020年8月7日在国内上映了一部“一镜到底”的影片《1917》。
整部影片是一个长镜头,必须按照顺时序拍摄。为了挑战“一镜到底”最长的拍摄时间8分半钟,在阴天拍摄的时候,如果遇上猛烈的太阳,剧组就停工,改为彩排。彩排期间,剧组工作人员都会抬头看天空,看云层何时能够遮住太阳。等到云来了,剧组就争分夺秒进行5分钟左右的拍摄。
中国国产电影里面的“一镜到底”代表作是青年导演毕赣的《路边野餐》。
《路边野餐》一路斩获了国内外多个奖项, 令人值得探讨的莫过于长达42分钟的一镜到底运用。导演毕赣通过一镜到底制造出全知视角, 舍弃了蒙太奇制造的叙事能力,以近乎真实的镜头语言展现了陈升具有魔幻色彩的现实生活。当青年卫卫、神志清醒的酒鬼、理发女张夕与陈升的生活有交集时, 这种超现实主义的故事情节逐渐呈现出了真实的意味, 没有多余镜头特效的加强, 给予一镜到底一定的真实性。
一镜到底具有的优势
1,节约时间和成本:一镜到底可以避免拍摄中间的转场和多次拍摄同一场景,从而节约拍摄时间和成本。
2,增强连贯性:一镜到底可以让观众感受到场景的连续性,增强故事情节的连贯性,提高电影的观赏性。
3,增强叙事效果:一镜到底可以在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中保持对故事的连续叙述,让观众更加沉浸在电影的情节中。
一镜到底的劣势
1,拍摄难度高:一镜到底需要在不停地移动镜头和摄像机的同时保持稳定和平滑,对拍摄人员的技术和经验要求较高。
2,错误无法纠正:由于没有转场,一旦出现任何错误或失误,就无法通过剪辑等手段进行纠正,需要重新拍摄整个场景。
3,局限性:一镜到底需要在场景中始终保持稳定的镜头,可能会限制故事情节和场景的展示,也不适合表现快速动作或特效场景。
一镜到底难吗
一镜到底拍摄对电影制作来说是一项技术和艺术的挑战,因此难度较大。
1,拍摄时间:一镜到底需要一次性完成整个场景的拍摄,因此需要足够的时间和耐心来保证每个镜头的质量和流畅性。拍摄时间过长会增加成本和演员的疲劳程度,需要好的计划和预算。
2,摄像技术:一镜到底要求镜头的移动、转场和调焦都要精确地把握,对摄影师的技术要求很高。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考虑光线、背景、人物动作等方面的细节,以及如何避免摄像机的震动和噪声。
3,剧本和演员:一镜到底需要有一个好的剧本和演员的精湛表演来支持镜头的流畅性和情感表达。演员需要有高度的专业素养和技巧,以及对角色的深入理解和把握。
4,场地和布景:一镜到底需要有一个合适的场地和布景来支持镜头的切换和流畅性。场地需要满足剧本要求,以及摄像机的移动和安置,布景需要考虑实际的大小、材质和质感,以及拍摄的角度和光线。
一镜到底对剧本的要求比较高,需要有一个较为简单的、紧凑的剧情,以及流畅的节奏和转场,以便在不断移动的画面中不会让观众感到过于生硬或不自然。另外,剧本需要有很好的视觉想象力,考虑到画面切换的连贯性和视觉美感,同时也要符合故事情节的需要,能够在没有剪辑的情况下把故事情节完整地呈现出来。
一镜到底拍摄需要对导演有较高的要求,因为导演需要掌握整个场景的节奏和情感,保证镜头转换的流畅性,并在限制时间内呈现完整的故事情节。
导演需要有丰富的拍摄经验和熟练的镜头操作技巧,能够准确把握镜头的运动、焦距和角度,同时需要和摄影师、编导、演员等密切合作,保证整个拍摄过程的顺利进行。
另外,导演还需要对故事的整体架构和节奏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能够在一镜到底的限制下创造出有力的视觉效果,并在情节上做到紧凑、生动、有张力,从而让观众产生共鸣和感受到电影的魅力。
一镜到底需要选择一个适合的场地,以便于摄影师和演员完成复杂的运动和演技。场地要足够宽敞,并具有良好的光线和视野,以便于捕捉完整的场景。
同时,场地的环境和背景也要与剧情和角色相符,以便于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在场地的选取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如地形、气候、光照、噪音等,以确保一镜到底的拍摄效果。
对演员在一镜到底中也有一定的要求,因为他们需要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高度的表演状态和节奏掌控。常见的要求包括:
1,好的记忆力和表演能力:演员需要准确地掌握台词和角色情感,同时能够准确地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表演。
2,良好的体力和耐力:因为一镜到底需要演员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完成表演,所以需要有足够的体力和耐力。
3,熟悉拍摄技巧:演员需要了解一镜到底的拍摄技巧,尤其是需要与摄影师密切配合,控制好表演和镜头的节奏和变化。
4,稳定的情绪和心理素质:一镜到底需要演员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高度的表演状态和节奏掌控,对演员的情绪和心理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演员需要学会控制情绪,保持稳定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