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爪草(学名:Ranunculus ternatus (Thunb.) Hook. et Arn.)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毛茛科毛莨属,“猫爪草”(河南)又叫“三散草” (浙江)、“金花草”因其块根酷似猫爪而得名。
猫爪草的块根呈近纺锤形或近长圆形,肉质,外表呈棕褐色或灰棕色,有纵皱纹及横裂纹,味甜略酸。茎高可达50厘米,上部分枝,有纵棱,被白色短柔毛。
基生叶为单叶,叶片广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7-15厘米,宽6-12厘米,基部心形或截形,3裂或不分裂,边缘有粗齿牙,上面疏被短糙毛,下面沿脉疏被短糙毛或几无毛,叶柄长4-12厘米,疏被白色短柔毛;茎生叶为3-5裂的复叶,小叶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4-14厘米,宽0.5-3厘米,基部圆形或截形,不等2裂或不分裂,边缘有缺刻或锯齿。
猫爪草在中国广西、台湾、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安徽、湖北、河南等地有分布。它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肥沃的腐殖质壤土为佳。猫爪草的块根可入药,味甘、辛,性温,有散结,消肿的功效,常用于瘰疬痰核、疔疮肿毒、蛇虫咬伤等症状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