蠃[luǒ]鱼,一种长着鱼身,却有鸟翅膀的异兽,能发出像鸳鸯一样的鸟叫。它在哪里出现就会在哪里带来水灾。蠃鱼,鱼身而鸟翼,音如鸳鸯,见则其邑大水。
【原文】邽山,蒙水出焉,南流注于洋水,其中多黄贝①;蠃鱼,鱼身而鸟翼,音如鸳鸯,见则其邑大水。
【注释】①黄贝:据古人说是一种甲虫,肉如蝌蚪,但有头也有尾巴。
【译文】邽山,蒙水从这座山发源,向南流入洋水,水中有很多黄贝;还有一种蠃鱼,长着鱼的身子却有鸟的翅膀,发出的声音像鸳鸯鸟鸣叫,在哪个地方出现那里就会有水灾。
邽山,蒙水从这座山发源,向南流入洋水,水中有很多黄贝;还有一种蠃鱼,长着鱼的身子却有鸟的翅膀,生长在邽山的洋水里。鱼有双翼,叫声犹如鸳鸯。平时轻易不出现,一旦在哪里出现,哪里就要发大水。在渭水河里。
蠃鱼并非是大水出现的始作俑者,而是有能够预知大水的能力,因此,每次大水来临之前,蠃鱼就会主动出现,为周围的人、兽做出提醒,及时避免大水。
蠃鱼,鱼的身体鸟的翅膀,叫声好像鸳鸯,看到它就意味着城镇要发洪水。
如果说起会飞的鱼,大概就是生活在海洋中的飞鱼了,传说飞鱼可以在空中滑行几十米,甚至有时会落到船上。不过作为一种海鱼,飞鱼是否就是蠃鱼的原型难以确认,总之……又有鱼又有鸡翅,肯定很好吃就对了!
相传蠃鱼爱玩水,灵智虽不高但实力不弱,身躯十分巨大所过之处水灾滔天,在水中游动的速度也是非常快,并且有着厚重的外壳。
据说蠃鱼有着预知洪水的能力,每次发现洪水来临都会去提醒人们。所以每次发生水灾的时候都能够看见蠃鱼,人们慢慢地把蠃鱼视为一种不祥的象征称为灾兽。
历史上的大禹或许杀过这种鱼,因为蠃鱼伴随着水灾,而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很可能遇见过这种鱼。传说这种鱼经过修炼,五百年方能化成龙身,也就是鲤鱼跳龙门,然后就能兴风降雨了。在大禹治水的神话中,也有杀死过蛟龙,最后平息了水患,大禹所杀的蛟龙很有可能正是修炼五百年后的蠃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