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①,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②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
【注释】①风皇:同“凤凰”,是古代传说中的鸟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据古人说,它的形状是鸡的头,蛇的脖颈,燕子的下颔,乌龟的背,鱼的尾巴,五彩颜色,高六尺左右。②膺:胸。
【译文】丹穴山,山中有一种鸟,形状像普通的鸡,全身上下是五彩羽毛,名称是凤凰,头上的花纹是“德”字的形状,翅膀上的花纹是“羲”字的形状,背部的花纹是“礼”字的形状,胸部的花纹是“仁”字的形状,腹部的花纹是“信”字的形状。这种叫做凤凰的鸟,吃喝很自然从容,常常是自各儿边唱边舞,一出现天下就会太平。
凤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四灵、四圣兽之一,可在它神性的光辉下,却有着许多特别地小知识。比如,凤凰这个称呼其实是雌雄的合称,古人把雄的叫“凤”,雌的叫“凰”。
凤凰的形象和地位是不断变化的,在周代,凤凰的形象还是以普通鸟儿的形象出现。《山海经》: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
先秦时期的凤凰种类繁多,作为百鸟之王,它的形象根据颜色来分,有五种称呼。《山海经》:有五采鸟三名:一曰凤鸟,一曰凰鸟,一曰鸾鸟。
除了此处提及的三种,凤凰的五种全称分别是:凤象者五,五色而赤者凤;黄者鹓鶵;青者鸾;紫者鸑鷟,白者鸿鹄。
凤凰这种异兽,在神话传说中具有很特殊的地位,它代表着吉祥如意、仁爱、美丽、宁静、高尚的品德。正因为此,中华文化对于凤凰的崇拜由来已久,远在7400年前,先辈便开始有了崇拜凤凰文化的习俗。